Loading content, please wait..
新超群文教機構

教育是我一輩子最愛的工作,成立新超群補習班,並不只是為了賺錢。陪著孩子成長是喜悅的,看著孩子漸漸地茁壯會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實。新超群不只是補習班,更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重視課業成績以外,更加重視品德教育;新超群全體的老師更是處處關心孩子,全然無私的付出,不分平日假日。因為我們相信:有我們陪著他們成長,視他們如己出,引導他們走向成功大道,是我們最重大的責任。

請與我們聯繫
【文章分享】幼兒專責醫師制度11月上路,如何加入?有哪些服務項目?

              

 

 

新超群文教機構 NEW CHAO CHUN CRAM SCHOOL 資優教育的專家

(北屯總部)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146-5號 洽詢專線2437-6616    

(中科旗艦校)台中市西屯區福科路276號     洽詢專線:2465-3939

轉貼親子天下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11月上路,如何加入?有哪些服務項目?

衛福部宣布「幼兒專責醫師制度」11/1已於全台22縣市上路,加入此計畫的嬰幼兒將由專責醫師負責整合全方位的照護。本文一次整理幼兒專責醫師制度重點及說明,快速了解如何加入及進行。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是什麼?有哪些服務?(含申請連結)

插圖:いらすとや。製圖:劉映均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是2020年由衛福部推出的嬰幼兒照護計畫,於宜蘭縣、桃園市等6縣市進行試辦,2023年11月起在全台22縣市正式上路。本文為父母整理計畫內容、如何加入等重點,提供家長們參考。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幼兒專責醫師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簡介。衛福部提供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是什麼?

簡單來說,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就是為0~3歲的新生兒及幼兒提供「個人化健康管理」的服務。

加入制度後,父母可自由選擇專責醫師,專責醫師將以個案管理形式,除診治外,也提供衛教、預防保健、篩檢轉介等服務,必要時也會進行居家訪視。

對於疫苗注射、牙齒塗氟等事項,也會適時給予家長提醒與關懷,在孩子3歲前的成長階段提供全方位的專業醫療照護服務。

2020~2022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試辦成效

自2020年起,衛福部從6縣市開始試辦幼兒專責醫師制度,2022年已有10縣市加入。根據衛福部提供的數據,2020年起,3歲以前幼童收案人數約166,118人,已佔全國總數37.6%。這次望透過擴大執行,就是希望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適時且連續性的健康照護。

衛福部表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不僅全面照護幼兒健康,更能找出發展遲緩孩子,及早發現並就醫,同時也連結社會、衛生服務,從中能發現身處高風險家庭的孩童、找出潛在黑數,避免家暴、兒虐事件發生。 

衛福部也推出幼兒專責醫師服務手冊,相較幼兒專責醫師個案管理資訊系統,手冊提供更詳細的計畫內容及說明給家長進行參考。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資格?幾歲可加入?

幾歲的寶寶有資格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此計畫受眾涵蓋0~3歲之幼兒,符合以下資格者,皆可申請加入: 

  1. 2023/11/1 後出生之新生兒
  2. 2023/11/1 前出生,現年3歲以下(含)之幼兒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該如何加入?

衛福部表示,2023/11/1 後出生的新生兒會透過公衛系統全面銜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會讓家長先自行選擇幼兒專責醫師,若寶寶接受第二次健檢或是預防注射時仍未加入,會由系統進行指定;即便指派的診所並非平常看診診所,仍可依照看診習慣就診。

另外,寶寶出生時所領取的新版健康手冊內頁也有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的相關資訊,掃描 QRcode 即可了解更多內容。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幼兒專責醫師-兒童健康手冊

兒童健康手冊。衛福部提供

11/1前出生、現年3歲以下的幼兒父母若想加入,家長可先至「服務合約醫療院所地圖」或「兒童醫療健康資訊整合平台」查詢屬意的醫療院所,再至該院所填寫「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同意書,即可加入。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幼兒專責醫師

家長可使用地圖搜尋加入計畫之醫療院所。截自兒童醫療健康資訊整合平台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幼兒專責醫師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同意書範本。衛福部提供

 

全台衛生局專責醫師制度相關連結(含合作醫療機構名單)

  1. 幼兒專責醫師個案管理資訊系統
  2. 兒童醫療健康資訊整合平台
  3. 幼兒專責醫師服務手冊
  4. 112年度幼兒專責醫師服務合約院所查詢
  5. 兒童牙齒塗氟保健服務院所查詢
  6. 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暨個案管理服務網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服務內容

幼兒專責醫師會提供哪些服務?醫師將整合3歲前嬰幼兒常見的醫療照護項目,包括預防保健、預防接種、膽道閉鎖(大便卡)篩檢追蹤、通報轉介(牙齒塗氟、兒少保護、發展遲緩)、居家訪視。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幼兒專責醫師

7歲前幼兒所需之醫療服務內容。衛福部提供

一、兒童預防保健

專責醫師會依據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情況不同,評估適合孩子成長階段所需的資源,並提供牙齒保健、視力保健、口腔清潔、飲食管理等衛教服務。並將檢查結果整合進健康管理系統。

二、兒童預防接種

新生兒出生後會需要依據時程進行疫苗施打,包括 B 型肝炎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醫師會落實疫苗管理,並提醒家長記得帶孩子到院所施打,並追蹤施打情況。

三、膽道閉鎖(大便卡)篩檢追蹤

膽道閉鎖是兒童肝病死亡及換肝最常見的原因,新生寶寶若出現膽道閉鎖,會因為膽汁無法順利排放,造成急性黃疸症狀。膽道閉鎖越早發現、年紀越小越好治療,所以篩檢及追蹤越早進行越好。膽道閉鎖篩檢處置步驟如下:

  1. 家長觀察幼兒大便顏色
  2. 交由醫師登記
  3. 醫師上傳大便卡篩檢結果至NIS系統
  4. 若有異常,通報諮詢中心進行後續追蹤治療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幼兒專責醫師

嬰兒黃金九色卡。衛福部提供 

 

另外,若新生兒出生後超過兩週仍有黃疸,稱為新生兒延長性黃疸,大機率也跟膽道閉鎖有關,若出現異常情況,專責醫師也會協助將孩子轉診至小兒消化學專科醫師或新生兒科醫師進行治療。

四、牙齒塗氟轉介

牙齒塗氟有助於減少齲齒發生機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張凱迪表示,小朋友長第一顆牙時就可以進行塗氟。當孩子開始長牙,專責醫師也會協助完成牙齒塗氟的轉介與追蹤。 

國健署於2023/2/1公布牙齒塗氟新規,也補助6歲以下(含)兒童每半年一次的牙齒塗氟服務,家長必須攜帶健保卡以及附有「兒童塗氟補助時程與紀錄表」的兒童健康手冊至牙醫院所進行塗氟。 

五、居家訪視

若孩子有特殊情況,配合家長意願,醫師可評估是否進行居家訪視,必要時得協同衛政或社政單位人員陪同執行。

六、通報轉介

幼兒專責醫師大多以兒科醫師為主,若碰到需要專科醫師處理的問題或疾病,專責醫師也會協助轉介處理,主要轉介的項目如下:

1.發展遲緩(早期療育)

家長不一定清楚了解寶寶的每個發展階段會有哪些徵兆和表現,藉由專責醫師的資訊可以幫助家長學習如何觀察、照顧不同階段的寶寶,發現異狀時也會尋求專業特殊教育、職能治療等醫師、輔導、早期療育資源,盡早幫助孩子進行治療。

2.高風險家庭

專責醫師在看診時,若有觀察到幼兒疑似遭受家暴、虐待(言語、身體、精神、性...)、照護疏忽(長期營養不良、穿著不適當衣物、延遲就醫、有明顯精神疾病、衛生不佳、疑似吸毒、自殘...)等情況,經評估有需要通報時,便有權利向主管機關(社會安全網、社會局、家暴防治中心)進行通報。

 

七、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

衛福部會補助專責醫師進行公開場合的衛教講座、影片教育、線上衛教等。家長可以透過專責醫師提供的資訊進行諮詢與建議。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常見問題

Q:如何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

0~3歲幼兒父母若想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可至「服務合約醫療院所地圖」或「兒童醫療健康資訊整合平台」查詢屬意的醫療院所,再至該院所填寫「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同意書,即可加入。

Q:誰有資格簽署幼兒專責醫師家長同意書?

只有幼兒的直系親屬、法定監護人可簽署家長同意書,孩子的其他親戚或保母皆無資格簽署家長同意書。直系親屬定義:父母、祖父母(爺爺、奶奶)、外祖父母(外公、外婆)。

Q:幼兒專責醫師怎麼分配?該怎麼找到自己的專責醫師?

家長可上「服務合約醫療院所地圖」或「兒童醫療健康資訊整合平台」查詢屬意的醫療院所,自行選擇該院所的專責醫師。若無指定,衛生局也會協助指定專責醫師。 醫療資源較少的地區也不用擔心,此專案也整合地方醫療機構及醫師資源,並辦理幼兒專責醫師的專業教育訓練認證,讓除了兒科、家醫科醫師外的其他科別醫師也加入此計畫,平衡偏鄉的照護資源。

Q:加入計畫後,是否只能找幼兒專責醫師看診?

衛福部原則上建議固定找幼兒專責醫師看診,讓最了解孩子健康的醫師,提供最適合、全面的專業處置與診斷。若因故無法由幼兒專責醫師看診,仍以孩子健康及醫療需求為優先,不會影響孩子的就醫相關權利,也不會有罰則。

Q:加入計畫是否需要收費?看診時有額外費用嗎?

加入幼兒專責醫師計畫的家長帶孩子看診時,除了掛號費、政府尚未補助之自費疫苗費用外,不需額外支出相關費用。

Q:幼兒專責醫師可以換嗎?

若家長想要更換專責醫師,須先向原負責醫師提出需求,醫師結案後才能更換;若和負責醫師溝通上出現困難或爭議,則可尋求當地衛生局進行協助。

Q:小孩戶籍不在承辦縣市,但固定就診的醫師屬於承辦縣市的幼兒專責醫師,可以加入計畫嗎?

可以,本計畫僅限制幼兒專責醫師需執業登記於承辦縣市,未限制幼兒的戶籍。父母可自行選擇屬意的醫療院所。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葉國偉也建議家長應依舊就醫習慣選擇幼兒專責醫師,如果習慣就診的診所並未加入此計畫,可以退而選擇住家附近有加入計劃的診所,作為就醫的第二選擇。 

Q:若搬家後,想/不想更換幼兒專責醫師可以嗎?

承上兩題,因專責醫師計畫未限制幼兒戶籍,就算在不同縣市,還是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和原專責醫師繼續合作。若想更換醫師需告知醫師,結案後才可再選擇下一位專責醫師。

                 

back next > < prev